各有关高职院校:
为稳步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 下简称“双高计划”),根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 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开展“双高计划”建设 学校 2019-2020 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精神,教育部将组 织开展 2019-2020 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2019-2020 年度绩效自评为学校年度自评,由“双高计划” 建设学校(简称学校)对照备案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内容,结 合本校 2019-2020 年度建设成效,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全 方位、全过程的自我评价。学校对自评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 负责,学校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对绩效自评发现的绩效目 标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纠正、调整,确保绩效目标如期 完成。
二、数据填报
请各学校结合“双高计划”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内容,依据《双 高学校建设数据采集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数据采集表》(详 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1、2)的指标框架,通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 建设计划项目监测平台”(http://sg.chinaeducloud.com),如实 填报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的建设进展数据,并 提交《双高学校绩效自评报告》(详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附件 3)。
学校需要对每个任务的建设机制和具体措施予以说明,对 未按期完成的绩效指标进行说明。建设案例可聚焦某一任务, 也可围绕几个任务进行总结,应重点阐述“双高计划”的建设 机制、措施和成效。
三、有关要求
请各学校于 2021 年 3 月 10 日前完成系统数据填报。经省 教育厅在系统中审核后,生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 业建设计划 2019-2020 年度绩效自评表》(以下简称自评表)。
3 月 15 日前,请各校将自评表、自评报告电子版发送到指 定邮箱(729052454@qq.com),同时将纸质版(加盖学校公章) 提交到省教育厅职成处(如邮寄,请使用 EMS)。省教育厅统一 盖章后将《自评表》PDF 版反馈学校,各校 3 月 25 日前须在系 统完成上传。
联系人: 张玲、邹海洋,联系方式: 0791-86765152 、 86765153。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红角洲赣江南大道 2888 号教 育发展大厦职成处
附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
理暂行办法》
江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1 年 2 月 5 日
(此文件主动公开)
附件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 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绩效管理,明确责任,提高资金配 置效益和使用效率,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根据《中共中央 国 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 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9? 258 号)、《教育部 财政 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9? 5 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双高计划”绩效管理(简称绩效管理)是指“双 高计划”建设学校(简称学校)、中央及省级教育部门和财政部 门组织实施绩效目标管理,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实施过程监控, 开展绩效评价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的管理过程。
第三条 绩效目标是“双高计划”在实施期内预期达到的 产出和效果。绩效目标着重对接国家战略,响应改革任务部署, 紧盯“引领”、强化“支撑”、凸显“高”、彰显“强”、体现“特”, 展示在国家形成“一批有效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 标准”方面的贡献度,通过“双高计划”有关系统填报与备案。 绩效目标应做到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衡量可评价、体现项
—— 4 —
目核心成果。
第四条 绩效评价是指学校、中央及省级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建设成效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绩效 评价按评价主体分为学校绩效自评和部门绩效评价,评价工作 应当做到职责明确、相互衔接、科学公正、公开透明。
第五条 学校自评包括年度、中期及实施期结束后自评。 学校对自评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负责,学校法人代表是第一 责任人。学校应当结合各自实际,设定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 实现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自我评价。对绩效自评发现的 绩效目标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纠正、调整,确保绩效目 标如期完成。学校应当在次年初,依据《双高学校建设数据采 集表》(见附件 1)、《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数据采集表》(见附 件 2)的指标框架,结合学?!八呒苹苯ㄉ璺桨?,进一步细 化本校指标,通过系统如实填报当年度进展数据。学校中期及 实施期结束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评,通过系统向省级主管 部门提交《双高学校绩效自评报告》(见附件 3),有选择地填写 《基于“双高绩效目标实现贡献度”信息采集表》(见附件 4)、 《基于“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社会认可度”信息采集表》(见附 件 5)、《基于“地方政府(含举办方)重视程度”信息采集表》 (见附件 6)。选择性采集的信息主要供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了 解建设成效、调整相关政策、进行绩效评价做参考。
第六条 ?。ㄗ灾吻?、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学校绩效管理 工作,指导学??蒲瓒ㄏ钅浚ê甓龋┘ㄐ勘?;加强审核, 批复下达绩效目标,并报教育部和财政部备案;审核学校自评 结果,对省内学校自评结果负责。
第七条 教育部、财政部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阶段任务, 确定“双高计划”总体目标,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学 校自评的基础上,开展中期及实施期结束后绩效评价。
第八条 出现以下情形的,停止“双高计划”建设,退出 计划。
1.违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出现重 大问题的。
2.偏离国家“双高计划”总体目标、社会贡献度显现较弱 或学校建设任务没有如期完成、目标实现未达预期。
第九条 出现以下情形的,限期整改,并在绩效评价结果 中予以反映。
1.擅自调整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内容,降低学校建设 目标,减少建设任务。
2.项目经费使用不符合国家财务制度规定。
3.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十条 教育部、财政部评价结果是完善相关政策、调整 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本周期验收以及下一周期遴选的重要依据。 学校在实施期出现重大问题,经整改仍无改善的,退出“双高
计划”。退出“双高计划”的学校不得再次申请。
第十一条 学校要主动接受教育、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依法接受外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发现问题应当 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教育部、财政部 负责解释和修订。
附件:1.双高学校建设数据采集表 2.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数据采集表 3.双高学校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
4.基于“双高绩效目标实现贡献度”信息采集表 5.基于“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社会认可度”信息采
集表
6.基于“地方政府(含举办方)重视程度”信息采
集表
附件 1-1
项目建设学校全称 |
|
类别(双高建设基?。?/p> |
|
专业群(1)名称 |
|
专业群(2)名称 |
|
项目 资金 (元) |
具体事项 |
分年度数 |
2019 年度 |
2020 年度 |
2021 年度 |
2022 年度 |
2023 年度 |
预算安排情况 |
合计 |
|
|
|
|
|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 |
|
|
|
|
|
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资金 |
|
|
|
|
|
举办方投入资金 |
|
|
|
|
|
行业企业支持资金 |
|
|
|
|
|
学校自筹资金 |
|
|
|
|
|
资金 使用 情况 |
合计 |
|
|
|
|
|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 |
|
|
|
|
|
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资金 |
|
|
|
|
|
举办方投入资金 |
|
|
|
|
|
行业企业支持资金 |
|
|
|
|
|
学校自筹资金 |
|
|
|
|
|
绩效 指标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目标值 (累计数) |
实现值 (累计数) |
实施期满 |
阶段性 |
1. 产出 指标 |
1.1 数量 指标 |
1.1.1 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
—— |
—— |
—— |
…… |
|
|
|
1.1.2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
—— |
—— |
—— |
…… |
|
|
|
1.1.3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
—— |
—— |
—— |
…… |
|
|
|
1.1.4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
—— |
—— |
—— |
…… |
|
|
|
1.1.5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
—— |
—— |
—— |
…… |
|
|
|
1.1.6 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
—— |
—— |
—— |
…… |
|
|
|
1.1.7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
—— |
—— |
—— |
…… |
|
|
|
1.1.8 提升信息化水平 |
—— |
—— |
—— |
…… |
|
|
|
1.1.9 提升国际化水平 |
—— |
—— |
—— |
…… |
|
|
|
1.2 质 量指标 |
1.2.1 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
—— |
—— |
—— |
…… |
|
|
|
1.2.2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
—— |
—— |
—— |
…… |
|
|
|
1.2.3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
—— |
—— |
—— |
…… |
|
|
|
1.2.4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
—— |
—— |
—— |
绩效 指标 |
1. 产出 指标 |
1.2 质 量指标 |
…… |
|
|
|
1.2.5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
—— |
—— |
—— |
…… |
|
|
|
1.2.6 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
—— |
—— |
—— |
…… |
|
|
|
1.2.7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
—— |
—— |
—— |
…… |
|
|
|
1.2.8 提升信息化水平 |
—— |
—— |
—— |
…… |
|
|
|
1.2.9 提升国际化水平 |
—— |
—— |
—— |
…… |
|
|
|
1.3 时 效指标 |
1.3.1 任务完成进度(%) |
|
|
|
…… |
|
|
|
2. 效益 指标 |
2.1 社 会效益 指标 |
2.1.1 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 培养的贡献度 |
—— |
—— |
—— |
...... |
|
|
|
2.1.2 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贡献度 |
—— |
—— |
—— |
...... |
|
|
|
2.1.3 推动形成一批国家层面有效支 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 标准的贡献度 |
—— |
—— |
—— |
…… |
|
|
|
2.2 可 持续影 响指标 |
2.2.1 项目标志性成果可持续影响的 时间(年/项) |
|
|
|
…… |
|
|
|
3. 满意度 指标 |
3.1 服 务对象 满意度 指标 |
3.1.1 在校生满意度(%) |
|
|
|
3.1.2 毕业生满意度(%) |
|
|
|
3.1.3 教职工满意度(%) |
|
|
|
3.1.4 用人单位满意度(%) |
|
|
|
3.1.5 家长满意度(%) |
|
|
|
其他需要 特别说明 的问题 |
|
备注:1.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是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中,按照分类分档支持标准安排的奖补资金。
2. 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资金是指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用于支持“双高计划”的投入
3. 举办方投入资金仅指非政府举办的职业院校举办方投入的用于支持“双高计划”的投入。
4. 行业企业支持资金是指行业企业投入的用于“双高计划”的社会资金。学??捎糜凇八呒苹苯ㄉ璧摹耙苑袂蠓⒄埂背?集的社会资金是行业企业支持资金的组成部分。
5. 可用于“双高计划”建设的学校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是学校自筹资金的主要来源。财政按照生均拨款制度安排的日常运转经 费不列入其中。
6. “双高计划”学校需要提供 5 个左右反映十大建设任务的案例,原则上每个案例字数不少于 500 字。
附件 1-2
项目建设学校全称 |
|
专业群名称 |
|
绩效 指标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目标值(累计数) |
实现值 (累计数) |
实施期满 |
阶段性 |
1. 产出 指标 |
1.1 数量 指标 |
1.1.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 |
—— |
—— |
…… |
|
|
|
1.1.2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
—— |
—— |
—— |
…… |
|
|
|
1.1.3 教材与教法改革 |
—— |
—— |
—— |
…… |
|
|
|
1.1.4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 |
—— |
—— |
…… |
|
|
|
1.1.5 实践教学基地 |
—— |
—— |
—— |
…… |
|
|
|
1.1.6 技术技能平台 |
—— |
—— |
—— |
…… |
|
|
|
1.1.7 社会服务 |
—— |
—— |
—— |
…… |
|
|
|
1.1.8 国际交流与合作 |
—— |
—— |
—— |
…… |
|
|
|
1.2 质 量指标 |
1.2.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 |
—— |
—— |
…… |
|
|
|
1.2.2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
—— |
—— |
—— |
…… |
|
|
|
1.2.3 教材与教法改革 |
—— |
—— |
—— |
…… |
|
|
|
1.2.4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 |
—— |
—— |
… … |
|
|
|
1.2.5 实践教学基地 |
—— |
—— |
—— |
…… |
|
|
|
1.2.6 技术技能平台 |
—— |
—— |
—— |
…… |
|
|
|
1.2.7 社会服务 |
—— |
—— |
—— |
…… |
|
|
|
1.2.8 国际交流与合作 |
—— |
—— |
—— |
…… |
|
|
|
1.3 时 效指标 |
1.3.1 任务完成进度(%) |
|
|
|
…… |
|
|
|
绩效 指标 |
2. 效益 指标 |
2.1 社 会效益 指标 |
2.1.1 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 养的贡献度 |
—— |
—— |
—— |
…… |
|
|
|
2.1.2 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的贡献度 |
—— |
—— |
—— |
…… |
|
|
|
2.1.3 国家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的贡献 度 |
—— |
—— |
—— |
…… |
|
|
|
2.2 可 持续影 响指标 |
2.2.1 项目标志性成果可持续影响的时 间(年/项) |
|
|
|
…… |
|
|
|
3. 满意度 指标 |
3.1 服 务对象 满意度 指标 |
3.1.1 在校生满意度(%) |
|
|
|
3.1.2 毕业生满意度(%) |
|
|
|
3.1.3 教职工满意度(%) |
|
|
|
3.1.4 用人单位满意度(%) |
|
|
|
3.1.5 家长满意度(%) |
|
|
|
其他需要 特别说明 的问题 |
|
备注:1. “双高计划”专业群需要提供 5 个左右反映专业群九大建设任务的案例,每个案例字数不少于 500 字。
附件 1-3
(参考提纲)
一、双高学校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
(一)总体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
(二)阶段性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可选项)
二、建设任务进度及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
(一)学校层面
(二)专业(群)层面
三、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一)预算执行情况
(二)未如期执行的原因分析与说明(可选项)
四、实现双高学校绩效目标采取措施(含改进措施)的有 效性 (附相关佐证材料)
五、对双高绩效目标实现的贡献度和社会认可度有关情况 的说明(可选项。附标志性成果及其社会评价等有关说明)
(一)双高绩效目标实现的贡献度
1.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
2.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3.国家在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制度、标准方面
(二)社会认可度
1.学生家长认可度
2.行业企业认可度
3.业内影响力
4.国际影响力
六、经验与做法、未完成或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以及发现 的问题(可选项)
七、改进措施及有关工作建议 (可选项)
八、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有关事宜与有关建议 (可选项)

附件 1-4(非必填项)
项目建设学校全称 |
|
类别(双高建设基?。?/strong> |
|
专业群(1)名称 |
|
专业群(2)名称 |
|
维度 1: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 |
标志性成果(1 1)名称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数量指标 |
|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可持续影响指标(可加行) |
|
|
……… |
|
|
标志性 成果简介 |
(不超过 1000 字) |
社会评价 佐证材料 目录 |
|
维度2: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
2 |
1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数量指标 |
|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可持续影响指标(可加行) |
|
|
……… |
|
|
标志性 成果简介 |
(不超过 1000 字) |
社会评价 佐证材料 目录 |
|
维度 3:推动形成一批国家层面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方面 |
标志性成果(3 1)名称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数量指标 |
|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可持续影响指标(可加行) |
|
|
……… |
|
|
标志性 成果简介 |
(不超过 1000 字) |
社会评价 佐证材料 目录 |
|
附件 1-5(非必填项)
项目建设学校全称 |
|
类别(双高建设基?。?/strong> |
|
专业群(1)名称 |
|
专业群(2)名称 |
|
维度 1:学生家长认可度 |
视角(1-1)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 |
|
|
情况说明 |
(不超过 500 字) |
佐证材料目录 |
|
维度 2:行业企业认可度 |
视角(2-1)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 |
|
|
情况说明 |
(不超过 500 字) |
佐证材料目录 |
|
维度 3:业内影响力 |
视角(3-1)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 |
|
|
情况说明 |
(不超过 500 字) |
佐证材料目录 |
|
维度 4:国际影响力 |
视角(4-1)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设定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 |
|
|
情况说明 |
(不超过 500 字) |
佐证材料目录 |
|
附件 1-6(非必填项)
项目建设学校全称 |
|
维度 1:地方性政策制度 |
视角(1-1)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 |
|
|
情况说明 |
(不超过 500 字) |
佐证材料目录 |
|
维度 2: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联系学?;频慕⒂朐诵?/p> |
视角(2-1) |
|
绩效目标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 |
|
|
情况说明 |
(不超过 500 字) |
佐证材料目录 |
|
维度 3:地方政府主导共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及创新与服务平台 |
视角(3-1)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 |
|
|
情况说明 |
(不超过 500 字) |
佐证材料目录 |
|
维度 4:人财物的投入 |
视角(4-1) |
|
绩效目标设定中有无对应的三级指标 |
□有(请详细填写下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无 |
绩效目标的设定 |
指标编码及名称 |
指标值设定 |
对应的 三级指标 |
质量指标(可加行) |
|
|
社会效益指标(可加行) |
|
|
……… |
|
|
情况说明 |
(不超过 500 字) |
佐证材料目录 |
|